有来医生

佝偻病症状

周小凤儿科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播放语音内容
02:50
佝偻病比较多见于三个月到两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在生长最快的部位,比如骨骼的改变、肌肉的松弛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在年龄不同它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在初期多见于3-6个月以内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比如孩子容易出现易惊、烦躁不安、夜间哭闹,而且容易出汗,尤其是头部经常出汗,可以刺激头皮而摇头擦疹出现枕秃的这种情况。还有表现是基期就是活动期,这时候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应机能的发育迟缓。骨骼的改变主要出现在头部,多见于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出现颅骨软化,另外可以出现方颅,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的幼儿。
方颅的出现主要是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的隆起形成方盒状,严重的时候可以呈鞍状和十字状头型。另外还有出现前囟闭合的延迟,严重的在2-3岁可以出现闭合,头围也经常增大。另外孩子可以出现乳牙的萌出延迟,可延迟到十个月,甚至一岁才能出牙。除了这些表现,也可以出现其它的胸骨畸形,多见于一岁左右的婴儿,可以出现肋骨串珠,另外可以出现鸡胸、漏斗胸、郝氏沟。
还有其它的表现,比如四肢可以出现佝偻病性的手镯、脚镯,下肢可以出现畸形,下肢畸形多见于能独立行走的一岁左右的小孩,可以出现骨质的软化和肌肉关节的松弛,可以出现O形腿和S形腿。另外主要表现的还有其它的脊柱,因为小孩会坐和站立后,因韧带的松弛可以导致脊柱后凸畸形,严重的可以伴有骨盆的畸形出现生长迟缓。另外还有出现肌肉的改变,肌肉改变可以出现全身的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低下。另外其它的表现,出现生长发育落后、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以及免疫容易低下、容易发生贫血和感染。
2020-05-01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内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