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小男孩鞘膜积液致阴囊肿大,手术治疗后疾病治愈!

吴辉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本病例患者为2岁男童,自出生就发现左侧阴囊肿胀,当时确诊为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2岁时,患儿活动后阴囊肿胀加重,睡觉后阴囊肿胀减轻。来我院就诊,彩超显示: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明确诊断后在全麻下行左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再出现阴囊肿胀。


【基本信息】男、2岁

【疾病类型】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

【就诊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0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左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口服药物(头孢克肟颗粒)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天,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再出现阴囊肿胀


一、初次面诊 

患儿,2岁,由父母带来门诊就诊,经询问,家长告知患儿自出生便发现左边阴囊肿大,内部呈透明状,跟有水似的,当时做彩超,提示睾丸没问题,但出现睾丸鞘膜积液。当时医生让观察半年后就诊,但后来看孩子问题不大,便一直没管,现在患儿会走路了,发现阴囊肿的较前严重,因此前来就诊。随后我让患儿下地站立,阴囊果然比之前肿大,彩超结果提示:左侧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与家长沟通此病如果2岁还是无法自愈,便需要手术治疗。


微信图片_20220622174430.jpg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患儿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凝四项、心电图、胸片等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符合手术要求。因此,在全麻下行左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术中发现患儿鞘状突与腹腔相同,这也是患儿阴囊会根据体位变化而变化的原因。将鞘状突结扎使阴囊和腹腔不再相通,手术顺利。术后口服头孢克肟颗粒,且用纱布压迫阴囊,3天后肿胀明显减轻,切口换药,见切口愈合良好,患儿出院,并嘱咐家长少让患儿活动、哭闹,定期门诊随访。


三、治疗效果 

出院3天后,患儿再次来门诊换药,见切口无红肿、渗液,阴囊皮肤松弛、无肿胀,让患儿下来跑着玩耍10分钟,未见阴囊继续出现肿胀。嘱咐患儿家长,目前切口可不用包扎,切口每天碘伏消毒2次即可。1周后,患儿再次复查,见可吸收缝合线已脱落,切口愈合良好,阴囊未见肿大。家长对于治疗效果表示十分满意。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经过治疗,患儿阴囊未见肿大。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术后需要注意,尽量避免让患儿长时间的哭闹,或者下地奔跑。这样会增大腹压,腹压增加会使鞘状突的结扎处压力增加,不利于缝扎处的恢复,甚至使缝扎处裂开。而且过多的活动肌肉反复收缩,也会增加手术切口的压力,导致切口愈合不良。此外,还会增加阴囊的压力,原本睾丸鞘膜积液术后,阴囊都会出现暂时的水肿,阴囊压力增加后,这种水肿会加重,甚至导致二次出血的可能。


五、个人感悟 

本病例患儿的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为先天性疾病,是因在胎儿时期鞘状突没有闭合引起。一般鞘状突在出生前就要闭合,有的出生后半岁内闭合,而本病例患儿2岁还未闭合,便建议行手术治疗。因为长期的鞘状突不闭合,会引起睾丸鞘膜积液,严重的会有网膜和肠管通过鞘状突进入阴囊而形成疝气。因此,家属在术后一定要观察孩子的阴囊情况,如果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诊,如果确定为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也不必慌张,等到孩子2岁左右,如果不自愈,要前往医院行手术治疗。

2022-06-24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泌尿外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