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30岁陈先生患急性支气管炎,提示注意休息很重要!

苏冬菊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7天前因着凉及劳累后出现咳嗽,咳嗽初期较轻,后逐渐加重,伴咯少量白色痰,不伴发热、呼吸困难及咯血。经治疗后症状略减轻,但由于患者未注意休息,3天后症状加重且伴有发热,患者比较担心,遂来我院门诊就诊。经综合检查后,诊断为急性气管炎,随即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好转。


【基本信息】男、30岁

【疾病类型】急性气管炎

【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就诊时间】2018年3月

【治疗方案】一般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口服药物(盐酸莫西沙星片、复方氨茶碱片、复方甲氧那明胶囊)

【治疗周期】门诊治疗7天,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男,30岁,7天前因着凉及劳累后出现咳嗽,咳嗽初期较轻,后逐渐加重,伴咯少量白色痰,不伴发热、呼吸困难及咯血。在社区静点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治疗5天,症状略减轻。由于患者未注意休息,3天后咳嗽症状加重,伴发热,最高体温38.1℃,略感气促。患者比较担心,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9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16/60mmHg;口唇无发绀,胸廓正常,双肺呼吸动度正常,双肺可闻少量散在干啰音。心律齐,心界正常,各瓣膜区未听及杂音。全腹部无压痛,肝脾无肿大,四肢关节正常,活动自如。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气管炎。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7.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淋巴细胞正常,C-反应蛋白15mg/L,降钙素原正常;查支原体为1∶320;EB病毒IgM(+);检查肺部CT,示双肺纹理略增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症状,确诊为急性气管炎。随即给予患者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复方氨茶碱片。由于患者目前咳嗽较重,遂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止咳。同时嘱患者多休息,多喝水,增加营养,一般病毒为自限性,暂时不用抗病毒药物。

急性气管炎1.jpg


三、治疗效果

患者开始患病时,给予点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症状有所缓解,但患者熬夜后症状加重,考虑患者再次感染,并累及气管。查到支原体感染后,遂给予给与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复方氨茶碱片治疗,患者症状有所缓解,由于支原体感染,咳嗽重,给予患者止咳药物,4天后患者发热、咳嗽、气促症状很快好转。同时嘱患者戒烟、戒酒,好好休息,不要劳累,7天后患者乏力症状也逐渐好转。


四、注意事项

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不适症状逐渐改善,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嘱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再次受凉,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2、多进食清淡、高蛋白的食物,减少或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3、增加抵抗力,适当进行日常生活锻炼,在冬春季节,气温变化较快,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如果家人或朋友有人患急性呼吸道疾病,应避免接触。


五、个人感悟

急性气管炎是气管黏膜因各种病原体感染、物理、过敏因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在冬春季或秋冬季季节变化时发生。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咳嗽、咳痰,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喘息等。治疗以一般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本病例患者因治疗好转后,未注意休息,导致症状加重,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所以,要遵医嘱护理,以促进病情恢复。

2022-08-09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呼吸内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