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艾灸治感冒四大穴位
王宝凯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可以艾灸大椎穴、风池穴、肺俞穴、列缺穴,风热感冒可以艾灸曲池穴、合谷穴、尺泽穴、风门穴。在进行艾灸之前,建议先咨询专业中医师,了解自己的体质和感冒类型,以确保艾灸的效果最大化。 一、风寒感冒 1、大椎穴 位于颈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艾灸此穴可以散寒解表,对于风寒感冒初期出现的头痛、发热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2、风池穴 位于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艾灸风池穴有助于祛风散寒,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颈项强痛等症状; 3、肺俞穴 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肺俞穴可以宣肺散寒,增强肺部功能,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 4、列缺穴 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艾灸列缺穴有助于疏风散寒,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流涕等症状。 二、风热感冒 1、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艾灸曲池穴可以清热解表,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2、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艾灸合谷穴有助于疏风散热,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干等症状; 3、尺泽穴 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艾灸尺泽穴可以清热止咳,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 4、风门穴 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风门穴有助于疏风散热,增强身体抵抗力,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不适。 艾灸在中医中常被用于辅助治疗感冒,通过温灸特定的穴位,可以有效缓解感冒症状。艾灸治疗感冒要注意操作方法,在艾灸过程中,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3900
2024-06-03
清宫生发茶是什么
王宝凯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清宫生发茶是一种传统的药茶,它主要由何首乌、菟丝子、牛膝、生地、柏子仁以及红茶等原料组成。但在服用清宫生发茶之前,建议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头发问题的具体原因,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头发的健康与肝肾的功能密切相关。当肝肾精血不足时,头发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出现脱发、白发等现象。清宫生发茶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滋补肝肾,来改善头发的健康状况。 清宫生发茶的使用方法是将前五味药材煎煮后,用其煎煮液泡茶饮用。在冲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使茶味更加甘甜可口。冲饮至味淡后,可以继续加水冲泡,直至味道完全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清宫生发茶具有一定的改善头发状况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治愈所有的头发问题。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头发问题都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清宫生发茶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除了清宫生发茶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中医方法和自然疗法可以帮助改善头发状况。例如,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都有助于促进头发的健康生长。
3664
2024-06-03
黑棘皮病中医辨证论治
王宝凯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医对于黑棘皮病的认识,主要是从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等角度入手,包括气滞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燥证、脾虚湿蕴证等。针对不同的证候,中医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当出现黑棘皮病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 1、气滞血瘀证 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干燥、增厚等。中医治疗时,会选用能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中药材,如柴胡、赤芍、穿山甲等,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皮肤症状; 2、肝肾亏虚证 这类患者皮肤多表现为灰褐色或黑色斑,广泛而严重。中医治疗时,会选用能够滋养肝肾、益气活血的中药材,如六味地黄丸、山萸肉、山药等,以补充肝肾精血,改善皮肤状况; 3、寒湿凝滞证 患者皮损多呈棕褐色,表面粗糙、增厚,或有乳头瘤样丘疹。中医治疗时,会选用能够温化湿寒、活血化瘀的中药材,如阳和汤、麻黄、姜炭等,以驱散体内寒湿,促进气血流通; 4、气虚血燥证 这类患者皮肤多表现为黝黑、粗糙无光泽,毛发干枯脱落等。中医治疗时,会选用能够补气养血、润燥止痒的中药材,如生地、党参、首乌等,以补充气血,改善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 5、脾虚湿蕴证 患者常表现为皮肤暗黑,伴有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湿邪内蕴,气血不畅所致。治疗时,应以健脾利湿为主,可选用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方剂加减治疗。 除了内服中药外,中医还会结合外治法,如针灸、推拿等,以促进体内气血流通,从而改善黑棘皮病引起的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症状。
3482
2024-06-03
红果参果的功效与作用
王宝凯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红果参果一般是指红果参,是一种中药材,红果参性平,味甘,微苦,其功效有补虚益气、祛瘀止痛、调理气机、安神助眠,可用于治疗气虚、跌打损伤、气机不畅、失眠等病证,具体如下: 1、补虚益气 红果参具有一定的补虚益气的功效,对于因劳累过度、久病体虚或营养不良导致的气虚乏力、四肢无力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补充人体的元气,增强机体的活力和抵抗力; 2、祛瘀止痛 红果参具有祛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因跌打损伤、淤血内阻等原因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能够活血化瘀,促进淤血消散,缓解疼痛,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组织恢复; 3、调理气机 红果参能够调理人体的气机,使其运行顺畅。对于因气机不畅引起的胸闷、气短、腹胀等症状,红果参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它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紧张和不适,促进身体的舒适和放松; 4、安神助眠 红果参还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对于失眠多梦、心烦不安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能够调节神经系统,舒缓紧张情绪,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质量,恢复精神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红果参虽然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需要,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同时在服用红果参时,也需要注意剂量和方法,遵循医嘱使用。
4452
2024-06-03
黄瓜籽治疗膝盖疼有效吗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黄瓜籽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虽不直接作为治疗膝盖疼痛的主要药材,但其在一些草药配方中确实被用作辅助成分,因此对于治疗膝盖疼有一定的辅助效果。膝盖疼痛不能仅凭黄瓜籽一味药材,而应根据个体情况综合施治。若膝盖疼痛持续不减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在中医看来,膝盖疼痛往往与肝肾不足、气血不畅、寒湿侵袭等因素有关。肝肾不足导致筋骨失养,气血不畅则使疼痛难以缓解,寒湿侵袭则加剧了局部气血的凝滞。黄瓜籽虽不能直接治疗膝盖疼痛,但其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滋补肝肾、强健筋骨的作用。因此,在一些草药配方中,黄瓜籽被用作辅助药材,以增强整体疗效。 需要强调的是,黄瓜籽并非治疗膝盖疼痛的特效药。治疗膝盖疼痛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情及患者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疗。例如,可以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外治法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同时,结合中药内服,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寒受湿,以减轻膝盖疼痛。 在使用黄瓜籽或其他草药治疗膝盖疼痛时,务必遵循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期早日康复。
3836
2024-06-03
跌打丸的功效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跌打丸作为中医传统药物之一,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跌打损伤后的瘀血内阻、肿痛不适等症状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减,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的中医诊疗建议。 1、活血化瘀 从中医的角度看,跌打损伤往往会导致气血不畅,瘀血内阻。瘀血的存在不仅会加重疼痛,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恢复。跌打丸中的中药材通过其特有的作用机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瘀血的消散,从而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这一过程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活血化瘀”,是跌打丸最为核心的功效之一; 2、消肿止痛 在跌打损伤后,受伤部位常常会出现肿胀和疼痛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气血不畅、瘀血内阻以及组织受损所致。跌打丸中的药材能够舒筋活血、消肿止痛,通过改善气血运行、消散瘀血和修复受损组织,来减轻肿胀和疼痛的程度。这种作用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还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跌打丸在治疗跌打损伤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过敏体质或孕妇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此外,若患者在使用跌打丸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持续不减,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
4090
2024-06-03
酸菜是发物吗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酸菜在中医理论中并不被归类为发物。然而,对于酸菜的食用,仍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来合理搭配和选择。若对酸菜的性质和功效存在疑虑,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中医师。 在中医看来,发物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刺激性、容易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症状的食物。而酸菜作为一种经过腌制的蔬菜制品,其性质偏于酸、咸,具有开胃消食、增进食欲的功效。这种属性使得酸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食欲,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群来说具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酸菜并非人人皆宜。在中医理论中,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对于食物的耐受性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体内湿热较重的人来说,酸菜可能会增加体内的湿气,从而加重湿热症状,如口苦、口臭、皮肤油腻等。此外,酸菜中的盐分含量也相对较高,过量摄入盐分会进一步加重湿热、痰湿等病理状态。 总之,在食用酸菜时,需要注意要选择新鲜、无霉变的酸菜,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酸菜。此外,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量摄入对身体造成负担。
3966
2024-06-03
维道穴的准确位置及作用
王宝凯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维道穴的准确位置是在下腹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穴前下0.5寸。其作用包括调经固带、利水消肿、温经止痛、调理冲任、理肠化滞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取穴。 一、准确位置 取维道穴时,患者可以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先找到肚脐下3寸的位置,即脐下四横指宽处,然后在髂前上棘内侧缘找到五枢穴,五枢穴前下方0.5寸(约半个拇指宽度)的位置就是维道穴。在取穴时,可以感受到局部有酸胀感。 二、作用 1、调经固带 维道穴具有调经固带的功效,对于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或艾灸此穴,达到治疗的目的; 2、利水消肿 此穴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病症具有一定的调理效果。通过中医理疗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3、温经止痛 维道穴还可以起到温经止痛的作用,对于痛经、小腹冷痛、疝气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缓解效果。通过刺激此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4、调理冲任 维道穴还具有调理冲任的作用,能够改善妇人带下、阴挺等病症。同时,对于腰胯痛、少腹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理肠化滞 维道穴还有理肠化滞的作用,对于脾胃问题,如便秘、腹泻等有一定的调理效果。通过刺激维道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脾胃功能。 此外,维道穴还可以辅助治疗其他疾病。但在操作过程中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3104
2024-06-03
颊车穴位置在哪里,作用是什么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的一横指处,具有治疗口眼歪斜、牙齿疼痛等作用。如果找不准颊车穴的位置,或者需要对颊车穴进行操作,可以前往医院就诊,请求医生的帮助。 一、颊车穴的位置 颊车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下颌角的前上方一横指。沿着下颌角的角平分线,用中指往上量一横指。闭住嘴巴、咬紧牙齿时咬肌隆起,而放松时按着有凹陷的地方,就是颊车穴的具体位置。这时用手指指腹进行按压,还能够感觉到酸、麻、胀、痛。 二、颊车穴的作用 1、疏风通络 颊车穴能疏通面部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口眼歪斜、容易流口水、讲话漏风等情况; 2、缓解疼痛 颊车穴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外感风邪、气血瘀滞所导致的牙齿疼痛; 3、清热消肿 阴气亏损或阳气不足,可以导致水液代谢失常,从而引起脸颊肿胀。而针刺颊车穴,就能改善颊肿的症状; 4、祛邪开窍 针刺颊车穴能疏散风邪、祛邪开窍,可以缓解口噤不开,也就是牙关紧闭、嘴巴不能张开的情况。 对颊车穴进行的操作一般是针刺治疗,可以由医生直刺穴位,也可以从颊车穴向地仓穴的方向透刺穴位。而没有专业操作技能的人群,则可以选择用手指指腹按摩穴位,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3534
2024-06-03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歌是什么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桂枝芍药知母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其方歌为:“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生姜与麻黄,白术防风炮附子,寒热错杂此方良。”若需服用此方剂,请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调配。 桂枝芍药知母汤,源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芍药、知母、甘草、麻黄、白术、防风、附子等多种中药材组成。此方具有祛风除湿、通阳散寒、清热等多种功效,主治关节疼痛、身体孱弱、脚肿如脱、头眩短气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桂枝芍药知母汤的配伍精妙,各种药材相互协同,共同发挥药效。桂枝温阳散寒,芍药养血止痛,知母清热润燥,甘草调和诸药,麻黄、防风、附子则能助阳散寒,白术健脾利湿。这些药材的组合,使得桂枝芍药知母汤在治疗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桂枝芍药知母汤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此方时,必须根据个体情况合理调配。同时,由于此方中含有多种药材,因此在使用时还需注意药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4976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