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科室相关科普
高危八周阴转阳几率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临床上并没有关于艾滋病八周阴转阳几率的具体数值,但通常认为,艾滋病八周阴转阳的几率比较小。若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建议及时就诊于感染内科等科室,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治疗。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对抗病毒。在感染后的两周到六周内,大部分人的抗体水平会逐渐升高,此时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通常为阳性。如果在两周到六周的时间内,多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那么基本上可以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在第八周时,如果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那么转阳的可能性很小,不必过于担心。但为了更加准确地判断感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如核酸检测等。 若明确诊断患有艾滋病,则需遵医嘱进行治疗,帮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如鸡尾酒疗法,是指联合使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胶囊、利匹韦林片、利托那韦片等),来治疗艾滋病,以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并尽可能避免产生耐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避免高危行为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洁身自好、避免混乱的性生活、不共用注射器、不接触毒品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3650
2024-06-03
中国乙肝患者有多少人
王鹤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目前并没有流行病学依据说明中国乙肝患者有多少人,大致人数可能在2000万左右。不过毕竟乙肝作为一种疾病,得乙肝的患者人数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不能准确地说明中国乙肝患者有多少人。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入侵机体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可以造成肝细胞破裂、死亡等。乙肝携带者是指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无肝损伤,也没有不适。而与乙肝携带者不同,乙肝患者是指体内有乙肝病毒感染,并且造成了肝功能损伤,伴有食欲减退、乏力、头晕、尿黄等症状。 目前中国乙肝患者应该有2000万左右,具体的数据暂且不知,毕竟乙肝患者的数量应该是在动态变化。比如乙肝携带者可以转化为乙肝患者,正常人也可以通过被乙肝病毒感染或传染而成为乙肝患者,由此来增加中国乙肝患者的人数。但是经过积极治疗,部分乙肝患者也可以转变为乙肝携带者,且不发病,由此来减少中国乙肝患者的数量,所以不能具体说明中国乙肝患者有多少人。 如果已经确诊为乙肝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分散片、护肝片、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等,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3660
2024-06-03
支原体病毒和细菌三者的大小关系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细菌体积最大,支原体次之,病毒则最小。支原体、病毒和细菌,这三者在微观世界中各自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它们之间的大小各有区别。 1、细菌: 细菌的大小一般在0.5-5μm,具有多种形态,如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作为生物界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拥有细胞壁,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独立生存; 2、支原体: 这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约为0.1-0.3μm。与细菌不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其形态更为柔软且不规则。支原体可以自我复制,并通过滤膜,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内。虽然大部分支原体不会引发疾病,但某些种类如肺炎支原体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3、病毒: 它们是三者中最小的生物体,病毒的大小通常在纳米级别,远小于支原体和细菌。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其他细胞中才能复制和生存。病毒的这种寄生性使得它们能够侵入并感染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包括细菌、支原体、人类的细胞。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特别注意饮食的卫生情况,避免食用任何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有利于预防支原体、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4308
2024-06-03
腺病毒感染第几天最严重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在腺病毒感染后的第3-4天,可能较为严重。但是腺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通常与个体免疫力和病毒类型有关,具体时间可能有个体差异。面对腺病毒感染,建议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尽早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在正常免疫的宿主体内,大部分腺病毒感染患者并无临床症状。如果出现临床症状,患者可以有多种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即体温大于39℃,持续大于5天,还可伴有咽痛、咳嗽、流鼻涕或者其他呼吸道症状,而上述症状多在感染后的第3-4天较为严重。 由于在感染后的第3-4天时间内,腺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并侵袭呼吸道黏膜组织,因此此时会导致症状加剧。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其病情会更为严重,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或许会超过4天。 腺病毒感染的病程一般为1-2周,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果有发热,需要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另外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治疗态度。
3354
2024-06-03
碘伏0.1和0.5的区别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碘伏即指聚维酮碘溶液,0.1和0.5是指0.1%和0.5%,也就是浓度。碘伏0.1%和0.5%的区别在于浓度不同、颜色不同、抗菌效力不同、刺激性不同、使用场景不同等。如果是第一次使用碘伏,还是建议先咨询医生,了解其使用方法。 1、浓度不同: 碘伏0.1%和0.5%,可以明显看出一个碘伏溶液的浓度是0.1%,一个是0.5%; 2、颜色不同: 0.1%的碘伏溶液呈现红棕色,而0.5%的碘伏溶液颜色可能会更加深,呈现深棕色; 3、抗菌效力不同: 因为0.5%碘伏溶液含有的碘离子比较多,所以其抗菌效力比较高,而0.1%碘伏的浓度相对较低,抗菌效力偏弱; 4、刺激性不同: 0.5%碘伏中的碘离子较多,故而刺激性比较强。而0.1%碘伏中的碘离子较少,所以刺激性较弱; 5、使用场景不同: 0.5%碘伏原液可外用于表皮消毒,稀释后则可用于外科洗手,0.1%碘伏稀释后可用于口腔黏膜及创口黏膜创面的消毒或者是牙周袋内冲洗等。 在使用碘伏时,不管其浓度如何,都建议患者外用,而非口服。如果使用后局部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将局部药液洗净,必要时就医。
3742
2024-06-03
支原体和病毒的大小比较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支原体和病毒在大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支原体相对较大,病毒则较小,两者的大小影响着各自的生物特性。 1、支原体: 大小约为0.1-0.3μm,这使其能够被观察到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壁,但具有高度多形性,可以通过二分裂或出芽方式进行繁殖。支原体拥有细胞膜、细胞内的核糖体、RNA和环状DNA,这些都构成了其相对复杂的结构; 2、病毒: 病毒的大小明显更小,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在20-200nm,甚至有些病毒的直径会超过这个范围,支原体的大小至少是病毒的几倍到几十倍。病毒则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DNA或RNA)组成,结构相对简单,并且病毒自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来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此外,支原体和病毒在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方面也存在差异。支原体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大多不致病,但肺炎支原体等可能引发疾病。病毒则因其极小的体积和寄生性,能够侵入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引发各种病毒感染。
4130
2024-06-03
克林霉素磷酸酯有多可怕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克林霉素磷酸酯是指克林霉素磷酸酯制剂,此类药物没有多可怕,克林霉素磷酸酯制剂在正确使用和遵医嘱的情况下,通常安全、有效。如果不正确使用或超出医嘱范围使用,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可能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肝肾功能损伤等。 1、胃肠道反应 可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腹部绞痛、腹部压痛、严重的水样或脓血样的腹泻,同时可能伴随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 2、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长红疹、瘙痒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等; 3、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嗜睡等,甚至可能伴随晕厥的情况; 4、血液系统症状 可能导致血液系统出现不良反应,如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紫癜; 5、肝肾功能损伤 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导致肝肾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克林霉素磷酸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由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厌氧菌等敏感菌株导致的多种感染,常用的有克林霉素磷酸酯胶囊、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等。 若需要此类药物,建议在使用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个人和家族疾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另外,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任何不适,如皮肤瘙痒、起皮疹等,或者存在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就医。
3016
2024-06-03
hiv阻断药有效时间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阻断药能够在HIV感染初期阻止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和传播,从而有效预防HIV感染。药物通常在病毒进入人体后的72小时内开始服用,能够较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但并不完全说明超过72小时用药就不起作用。因此一旦认为自己可能暴露于HIV病毒,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具体来说,HIV阻断药的有效时间可以分为暴露后0-24小时、暴露后24-48小时以及暴露后48-72小时。暴露后0-24小时是服用HIV阻断药的最佳时间,在此时间段内,病毒尚未在人体内大量复制,阻断药能够迅速发挥作用,有效预防HIV感染。 暴露后24-48小时,可能效果不如0-24小时明显。但在此时间段内服用阻断药,仍然能够显著降低HIV感染的风险。暴露后48-72小时虽然时间较晚,但在此时间段内服用阻断药,仍有一定的预防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量逐渐增加,阻断药的效果也会逐渐减弱。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用HIV阻断药。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药物效果。需要注意,在服用阻断药期间和停药后一段时间内,需要定期接受HIV抗体检测,以确保未发生感染。
3008
2024-06-03
广谱抗生素什么意思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广谱抗生素是指能够抵抗大部分细菌的药物,其抗菌范围相对较广,对于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除了这些常见的细菌外,广谱抗生素还对厌氧菌、立克次体、螺旋体以及部分真菌等病原体具有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时,被广泛应用。 常见的广谱抗生素种类繁多,包括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头孢他啶)、氨基糖甙类(如新霉素、巴龙霉素)、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 由于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广谱抗生素的针对性相对较弱,容易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菌群失调,可能会引发二重感染等问题,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病情。 其次,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得原本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的疾病变得难以治疗。 因此,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感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严格按照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治疗。
4182
2024-06-03
苯唑西林钠注射液的功效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苯唑西林钠注射液通常是指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是一种半合成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对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使用注射用苯唑西林钠需要严格遵照医嘱,严禁自行增减用药剂量或更改用药频次。 注射用苯唑西林钠可以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常用于治疗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的轻、中度感染,包括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所致的混合感染。 此外,注射用苯唑西林钠还可以用于治疗心内膜炎、败血症、脑膜炎以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和胆道感染、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中耳炎、鼻窦炎、疖、痈、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需要注意,注射用苯唑西林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过敏测试。同时,注射用苯唑西林钠也可能与一些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如果使用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应告知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4090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