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科室简介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开设骨关节·运动医学病区、脊柱外科病区、创伤骨科病区。骨关节·运动医学病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成立于1949年11月,骨关节运动医学病区现任学科带头人左建林教授。科室涵盖骨关节、运动医学、骨肿瘤、小儿骨科、足踝外科等亚专科分类。目前科室在职医生总人数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博士以上学历人员16名,所占比例为72%。主要业务:科室年均门诊量50000人次,国专9521人次,省专14422人次。病区现编制床位48张,设有普通病房22间,高级病房4间,监护病房1间,设置病床12张,其他辅助用房12间。2023年完成手术3200台,其中髋、膝关节置换手术1500台,吉林省内遥遥领先;运动医学手术量1100台;足踝手术量150台。共完成计算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500余台,其中2023年完成300余台,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作为本科生毕业实习基地、骨科规培轮转基地,科室每年承担临床8年制、7年制、5年制、放射医学、护理学等本科教学任务及规培医师轮转培训任务。近10年,我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名。学科建设:中日联谊医院骨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吉林省卫生厅重点专科;校级重点培育学专科,拥有1个博士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骨科领域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设有吉林省卫生厅吉林省人工关节外科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卫生厅骨科质量控制中心,吉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及创伤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参编全国统编教材,其中段德生教授担任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英文版《外科学》编委,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七年制教材《外科学》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八年制教材《外科学》编委;高忠礼教授担任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八年制教材《外科学》编委,研究生教材《骨科学》编委。骨关节运动医学病区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4项。近2年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3篇,其中中科院分区2区及以上文章12篇。以第一完成者身份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脊柱外科病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始建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11月,一直是吉林省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诊治病人最多的传统优势学科,被誉为吉林省骨科医生的摇篮。在几代骨科人不懈地奋斗下,医院骨科中心沿着现代骨科学的学科发展模式逐渐发展壮大,在骨科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骨科中心是吉林大学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并作为吉林省卫健委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8年按照院内部署成立骨科-脊柱外科,脊柱外科位于中心院区7号楼13-14层,门诊诊室位于门诊部1楼,急诊诊室位于急救中心1楼,承担急诊工作。创伤骨科病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创伤骨科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医科大学外科学院创伤外科,是一个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老牌优势学科。多年来,作为吉林省创伤外科的摇篮与培训基地,创伤骨科为全省兄弟单位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创伤骨科在学科带头人刘光耀主任的引领下发展迅速,目前是“国家卫健委骨盆髋臼与下肢损伤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国家卫健委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试点基地”、“国家卫健委环骨盆微创救治联盟骨盆微创救治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肩肘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数字骨科培训中心”,与此同时科室也肩负着“吉林省卫健委创伤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光荣使命。创伤骨科下辖总院疗区、北湖分院疗区与南湖分院疗区。其中总院疗区位于7号楼12-13层,编制床位68张,开放床位102张;门诊位于1号楼1层骨科诊区,急诊位于2号楼1层外科诊区。科室现有医师24人,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14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6人。科室会诊电话(患者热线):18186816992。一、临床医疗:近年来,创伤骨科在吉林省内率先实现了学科的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尤其以年均5000余台的手术例数,体量稳居全省专科之首。随着专业领域的不断深化,科室已细分为:环骨盆损伤、肩肘损伤、髋膝损伤、足踝损伤、小儿骨科、骨髓炎与骨不连、骨与软组织肿瘤等多个亚专业学组,对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外科处理、髋或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Mipo”技术治疗股骨或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复杂跟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Masquelet技术”及“Ilizarov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等骨科疑难杂症的诊疗具有示范性高标准。科室紧随行业发展趋势,与北京积水潭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国内顶级医疗机构合作,在省内率先开展了骨科机器人智能复位与导航新技术,对创伤骨科皇冠上的明珠——复杂骨盆与髋臼骨折、对老年人常见损伤——股骨颈与转子间骨折等病例实施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骨折复位满意、手术疗效确切,得到了业内同行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另外,科室于2012年8月正式成立了省内首家集外科手术、化学治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于一体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年均开展各类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100余台,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二、医学教育:创伤骨科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在圆满完成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本科生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每年成功培养硕士研究生8~10名、博士研究生1~2名;带教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90~120名;接收省内兄弟单位进修生15~20名。近五年累计参与编写教材与专业书籍共11部。每年开展各级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5项。三、科研学术:近年来,创伤骨科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其中SCI英文论文11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7.5分,累计影响因子86.8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累计资助金额56万元;获得国家科技部、省发改委、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重点项目纵向课题6项,横向课题10项。目前,科室牵头组建并负责运行的省级以上学术中心共有3个,分别是:吉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组长单位)、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吉林省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以及中华肩肘外科杂志工作站长春分站(站长单位)。拥有省级以上支撑平台1个:吉林省创伤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创伤骨科全体医护人员秉承“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团结务实、创新图强”的院训,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庄严承诺,用精湛的医术努力让每一位骨折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功能、回归生活。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肩关节6个活动度的正常范围
2024.05.17
肩关节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上肢关节,可以向6个方向活动,分别为前屈后伸、内收外展以及内旋外旋,各个方向活动都有其正常范围。外展、前屈这两个活动方向范围基本相同,可以达到70-90°,内旋和外旋的角度基本相同,在45-60°,内收和后伸的角度基本接近,为20-40°。如果是在范围以内活动,一般不会产生异常情况,但是如果超范围活动,容易造成肩关节疾病。综上所述,肩关节的6个活动度正常范围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人是完全一样的角度,并不能根据单纯的数值而进行评估。还是需要针对肩关节活动,进行有效的观察和体格检查,才能够明确肩关节是否存在活动异常,才能够明确诊断,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张维嘉副主任医师骨外科
10.31万
92
轻微骨折10天能好吗
2024.05.07
轻微骨折10天左右,一般很难完全愈合。认识骨折愈合的过程,能够了解制动以及固定的目的。配合康复非常重要,不要按照自己的观念进行骨折的治疗。1、儿童、婴幼儿:儿童、婴幼儿的青枝骨折,虽然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也至少需要3周才能够愈合;2、成人:如果是裂纹骨折或者撕脱骨折,建议在骨折部位用支具或石膏保护,至少要4周才能够使骨折断端达到非常稳定。愈合之后再进行负重或者复合活动锻炼,能够避免从轻微骨折发展成为有移位的骨折。所以要重视局部的固定,通过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也能够减少骨折部位的肿胀和淤血。10天左右的时间,骨折处于早期愈合阶段,软骨痂的形成至少需要4周的时间。硬骨痂的形成至少需要2-3个月的时间,再拍摄X光片、去除支具。
纪泉主任医师骨科
18.27万
74
腰椎间盘脱出怎么处理
2024.04.29
腰椎间盘脱出一般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腰椎位于身体中间部位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椎体之间由椎间盘进行连接,椎间盘主要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在退变、妊娠、劳累、外伤、遗传等因素影响下,椎间盘可以向后侧突出,刺激椎管内的神经或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足底麻木、小腿憋胀、行走困难等临床症状。行X线、CT、核磁共振,可以明确诊断。如果间盘突出的程度较重,已经掉落到椎管内时,则为腰椎间盘脱出。脱出的间盘组织可以对神经产生较严重的刺激,使上述临床症状加重,患者疼痛难以忍受。口服普通止痛药物,以及配合理疗、热敷等手段治疗时,往往不能很好的缓解临床症状。建议患者迅速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将脱出的间盘摘除,解除对神经的压迫,缓解临床疼痛症状。
吴涛主任医师骨病科
6.59万
1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