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

科室简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对疼痛的诊疗及研究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率先在全国开展针刺麻醉与镇痛业务,曾荣获卫生部科研成果奖,周恩来总理曾委派叶剑英元帅来院指导工作,西哈努克亲王等国家元首和美日欧等多国医学专家均曾莅临医院参观。为了加强疼痛性疾病的诊疗效果,医院在2007年申请增加疼痛诊疗科目,开设疼痛门诊,2010年成立了独立的疼痛科,投入大量人员和资金,重点建设了以现代影像学技术为基础的疼痛微创治疗技术平台,开设了专门的疼痛治疗病房,并逐步购置疼痛射频仪等疼痛诊疗设备。与此同时,大力加强疼痛科专业人才培养。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资助,基本形成了疼痛诊疗的综合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疼痛诊疗质量,加强疼痛诊疗相关交叉学科整合,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彻底解决疼痛病人多地点、疼痛相关学科独立诊治效果不佳,医疗资源浪费的难题,并最终实现疼痛“一站式”治疗,2013年,医院整合疼痛诊疗方面的优势资源,成立了以刘晓光副院长兼任主任的疼痛科(医学中心)。在全面、深入开展脊柱关节痛、神经痛、癌性疼痛、疼痛药物治疗与评价、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等亚专业疼痛诊疗的基础上,疼痛科积极扩大与相关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进行疼痛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以及疼痛转化医学工作,拓展学科发展空间。目前,疼痛科开放病床30张,年门诊量25000余人次(疼痛医学中心)主要有五个亚专业:脊柱关节痛、神经痛、癌性疼痛、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和疼痛药物治疗与评价。紧紧围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开展诊疗工作和研究。尤其在脊柱内镜技术方面、脊柱疾病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具有技术优势,CT、C形臂、超声等影像引导下的各种神经阻滞、神经毁损、神经调制、药物注射等技术也颇具特色,为广大疼痛患者提供了先进的诊疗服务。
详情

科室疾病

马云龙
主治医师疼痛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10
去咨询
博士
全国专科综合疼痛科第8名
擅长: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神经病理性疼痛、颈椎病、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神经性头痛、会阴痛、癌性疼痛等疾病的诊治。擅长影像及超声引导下各类神经阻滞、射频及毁损,星状神经节射频,椎间盘低温等离子消融,脊髓与外周神经电刺激,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椎管狭窄扩大成型术等微创介入治疗技术
易端
副主任医师疼痛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12
去咨询
博士
全国专科综合疼痛科第8名
擅长: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颈椎病和膝关节病等,包括椎间孔镜、射频消融、椎体成形、神经阻滞以及触发点治疗等,以及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腿痛、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等疾病的治疗。
王凯
副主任医师疼痛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10
去咨询
博士
全国专科综合疼痛科第8名
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及慢性疼痛的诊疗,如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等,目前可完成各种类型的微创手术。
贾东林
主任医师疼痛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博士
全国专科综合疼痛科第8名
擅长:疼痛、腰腿痛、神经性头痛、带状疱疹神经痛、软组织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颈椎病、腰椎劳损等的治疗。
孟秀丽
主任医师疼痛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博士
全国专科综合疼痛科第8名
擅长:慢性疼痛的诊治,包括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痛、骨质疏松性疼痛等诊疗。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引起腰椎管狭窄的原因
2018.07.09
引起腰椎管狭窄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有腰椎间盘的突出,黄韧带的肥厚以及小关节的增生等等。腰椎管狭窄是一种蜕变性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有一点腰椎管狭窄。但是有腰椎管狭窄,不代表有腰椎管狭窄症,有些人可能只是单纯的在影像学上有这种狭窄的表现,但本人往往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也没有间歇性跛行。所以是否您真的得了腰椎管狭窄症,可能还需要您去医院咨询相应的专科医生,对您的病情做出进一步的诊断。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播放语音
王凯副主任医师疼痛科
15.53万
97
颈肩腰腿痛的预防保健措施有哪些
2018.07.04
颈肩腰腿痛预防措施主要是:如果经常运动,一般运动之前要充分的预热,进行充分的运动前的活动准备工作;如果平时运动不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运动方式。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的预防,主要是到了一定年龄,特别40岁以上的人久坐久站以后,尽量不要久坐久站,那么坐、站两小时以后尽量活动,不要保持一个姿势时间太长。另外平时要坚持颈部、腰部的锻炼,包括我们说比较好的运动,游泳、慢跑,这两个运动对于颈部、腰部的肌肉的缓解紧张都有一定的好处。
播放语音
贾东林主任医师疼痛科
5.13万
72
脑出血1到15分级
2024.04.29
脑出血的等级划分是根据出血量进行划分,一般分为15个等级,每出血3ml为1个等级。但是注意的是如果出血量达到9级,即出血量达到25ml时,属于有风险的情况。但是如果刚开始出血量便达到9级,提示风险性比较大。一般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ml,小脑半球出血量在10ml,脑干出血量在5ml时,便为手术适应证。之所以对脑出血进行等级划分,除便于辨别病情情况外还便于医生向患者家属告知病人的病情情况。因为多数人对脑出血不是很清楚,通过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可以简单明了地向患者家属阐述患者的病情。如果脑出血比较多,等级比较高,说明病情比较重。因为脑出血量过多时会在脑内形成许多血团,血团会压迫神经组织。如果压迫到重要的神经组织会产生神经功能的缺损,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意识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
赖光辉主任医师疼痛科
13.96万
79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