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

科室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创建于1956年,是全国几所著名医科大学最早设立的小儿外科专业之一,是东北地区首家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的小儿外科专业单位,是第一批国务院硕士研究生授权点,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同时建立了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小儿外科现有床位175张,下设小儿普外胸外科、新生儿外科、泌尿外科、小儿骨外科等三级学科,并设有小儿消化道功能检测室和生物反馈治疗室。现有医护人员80余人,其中医生40人(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8名)。小儿外科年门诊量达6万余人次,年手术量6000余例,可完成小儿外科各种常规及疑难和复杂的手术。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泌尿系畸形和四肢、脊柱畸形为重点,其中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育性髋脱位等疾病诊治均为国际先进水平,并于国内率先开展了胎儿产时外科,其不开腹巨结肠根治术,生物反馈治疗尿便障碍、脊柱侧弯矫形及小儿肾积水的诊治均独具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开展了腹腔镜、胸腔镜、结肠镜、关节镜等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小儿外科中心之一,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小儿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承担整个辽沈乃至东北地区小儿外科急重症和复杂病例的诊治工作。2013年小儿外科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学院公布的最佳专科信誉排行榜中,小儿外科连续四年位列第三位。学术带头人,小儿外科教研室主任王维林教授,为我国小儿外科界著名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小儿肛肠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总编辑等。小儿外科科研方向是小儿先天性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根据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2007年统计,近20年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与上海复旦儿科医院、上海交大新华医院(含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家位列前3位。目前已形成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神经管畸形、先天性肾积水和脊柱四肢畸形四个方向为主攻的科研领域,尤其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髋脱位等研究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形成小儿先天性畸形系列研究的国内领先学科地位。2007年末,由王维林教授牵头、凝聚小儿外科三代专家学者28年研究心血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研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每年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省部级研究课题,获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平均每年获得资助的各项科研经费约200万元左右,平均每年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0余人。平均每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1项,年平均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左右。目前小儿外科与美国、日本、英国、西班牙、韩国和中国香港知名大学小儿外科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学术往来,使学科水平和医疗技术与国际接轨,并与香港大学医学中心合作建立了小儿外科医师培训中心。使小儿外科立足国内领先,并走向世界。
详情

科室疾病

王维林
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三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教授
博导
博士
全国专科综合小儿外科第6名
擅长:诊治各种小儿消化道疾病,临床经验丰富,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和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外科治疗,精通腹腔镜等微创外科技术,尤其在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和排便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国内领先。
张树成
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三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教授
全国专科综合小儿外科第6名
擅长:脑积水的内镜微创手术,对癫痫(俗称羊角风)的术前评估及手术治疗有深入研究,同时在颅缝早闭、脑炎、脑瘫、脊柱侧弯等显微手术也有丰富经验。
张可仞
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三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教授
博士
全国专科综合小儿外科第6名
擅长:小儿疝气、儿童遗尿症、小儿肠套叠、小儿尿道下裂、小儿隐睾症、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先天性肛门闭锁、新生儿脐疝普外各种常见病的诊治。
李心元
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三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教授
博导
全国专科综合小儿外科第6名
擅长:小儿消化道外科、胸部疾病及小儿肿瘤,对小儿漏斗胸、胃食管返流、神经母细胞瘤、胸腔肿瘤、肺发育畸形、胰腺肿瘤等有专门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
白玉作
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三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教授
博导
全国专科综合小儿外科第6名
擅长:治疗小儿消化道畸形、小儿肝胆疾病等。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小孩肚子疼痛、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5.10
对于小孩肚子疼、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发炎是常见原因之一。对于小孩腹部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炎,要对其病因来进行判断,判断是功能性或器质性的。具体如下:1、功能性:比如饮食不规律、饮食失衡、暴饮暴食等,均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在紊乱后,肠道存在慢性炎症,而炎症的吸收会引起淋巴结的肿大、发炎、疼痛。除此之外,部分小孩存在慢性便秘、排便困难的可能,这些粪便长期在结直肠积聚,也会形成部分毒素的吸收和炎症,导致慢性腹痛;2、器质性:即肠道、腹腔存在其他器质病变而导致淋巴结的肿大和发炎,从而引起疼痛。对此,要对器质性病变来进行积极的评估和明确,通过腹部超声、CT或磁共振来进行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器质性病变,如阑尾炎、肠道息肉、血管瘤、肠道憩室,甚至部分恶性肿瘤、淋巴瘤等,均可能会引起淋巴结的肿大和发炎。对于器质性病变,通常需要借助于外科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所以对于小孩淋巴结肿大、发炎,到底是哪种原因引起的,需要积极的判断后,才可以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郭飞副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11.95万
91
宝宝头睡扁了能恢复吗
2024.02.02
宝宝头睡扁了是否能恢复,要因人而异。宝宝要是年龄小于6个月出现头睡扁,恢复相对来说是比较方便的。因为6个月内是颅骨塑形期,只要宝爸、宝妈们早期发现、早期给予纠治,基本上都能完全恢复的。超过6个月以后有纠治的可能,但是不如6个月以内的宝宝纠治起来方便。纠治的时候,6个月以后建议可以用一点定型的枕头,平时要注意补充鱼肝油、钙粉,平时还要多晒太阳,来补充体内的钙质。除此之外,平时还要对于宝宝头睡扁的原因要引起重视的。总的来说要早期发现,然后要早期的给予干预,一般都会有比较好的预后。
沈涤华副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13.20万
59
宝宝泌尿系统感染吃什么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2024.01.19
宝宝的用药受到诸多限制,特别是抗生素的应用,由于副作用等限制,有些药物宝宝是不能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由于其抗菌谱比较广,副作用较小,是宝宝最常用的药物,但是头孢类抗生素分等级。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宝宝,首先应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最常见的宝宝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积水、结石、输尿管反流以及膀胱排空障碍、尿道瓣膜包皮炎等逆行性感染因素。还有经血液感染的,比如肾盂肾炎等因素。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了解感染的程度,应用不同等级的抗生素。必要时还应该进行尿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培养出的细菌对头孢类以外的抗生素敏感,在不违反药物使用原则和禁忌证的情况下,也应尽量选用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王磊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10.10万
5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