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58岁陆先生肚子疼以为是着凉,没想到是脾脏错构瘤

李悦胃肠与疝外科主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错构瘤多是良性,最常见于肺部,偶见于脾脏,此时称为脾脏错构瘤。58岁的陆先生由于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入院治疗,经检查初步诊断为脾脏肿瘤,先进行了介入治疗,后又进行了手术切除治疗,病理确诊为脾脏错构瘤。患者经过3天的住院治疗,病灶被切除,术后未出现腹腔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


【基本信息】男、58岁

【疾病类型】脾脏错构瘤

【就诊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2月

【治疗方案】介入治疗、脾肿瘤切除术

【治疗周期】入院3天,随访2个月

【治疗效果】病灶被切除,术后未出现腹腔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


一、初次面诊

周日上午,陆先生前来我科室就诊。陆先生表示自己已经连续肚子疼3天不见好转了,一开始以为自己是着凉了或者是消化不良,但后来发现不是排便的问题,就是单纯感觉腹腔里面疼痛,自己平时有点高血压,吃药后控制得也不错。根据陆先生的描述,给他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腹部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左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未触及异常肿物,肝脾未触及,墨菲征阳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根据门诊CT检查回报,显示患者脾脏体积增大,脾内有类圆形混杂密度病变,初步考虑是脾脏肿瘤,便收入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再次进行CT检查,平扫可见患者脾脏增大,内可见稍低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肿块边缘呈边缘斑片状强化,门脉期肿块呈渐进性延迟强化,其内仍见斑片状稍低密度区。由于患者家属要求先进行介入治疗,于是在介入术中给予患者超液化碘油及明胶海绵胶栓塞血管。术后复查CT,考虑为脾脏错构瘤,于是进行脾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脾脏中可见大小约为8 cm×7 cm的肿物,呈浅黄色,外生型生长,剖开肿物可见与脾边界清晰,根据术后病理报告确诊为脾脏错构瘤。


微信图片_20220609162837.jpg

(CT:平扫可见脾脏增大,内见稍低密度肿块影)

微信图片_20220609162837.jpg

(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边缘呈边缘斑片状强化,门脉期肿块呈渐进性延迟强化,其内仍见斑片状稍低密度区)


三、治疗效果

由于患者的症状较轻,并且较为局限,只是有腹部脾区的疼痛与不明肿物,因此只能通过影像学检查辅助确定具体的病变位置。由于患者家属要求先进行介入治疗,于是在介入术后复查CT,考虑为脾脏错构瘤。后又进行手术治疗,病灶被切除,患者术后未出现腹腔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遂于3天后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但在出院后要定期随访,遵医嘱用药,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及时和医生进行联系。

1、患者出院后的6个月内建议每2个月要按时进行复查,随访期间若再次发生腹痛不适,应该立即就诊检查,避免拖延导致延误病情诊治。

2、患者在术后注意护理手术伤口,注意及时清洁消毒,避免继发感染的出现。

3、建议患者在术后多进食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牛奶、大豆、鸡蛋等,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五、个人感悟

脾脏错构瘤比较罕见,缺乏特有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但属于良性病变,对患者的影响较小,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1、错构瘤本身为良性疾病,正如本文中的患者,如果病变位于脾脏,发现较为及时,基本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

2、患者得知自己患有错构瘤后无需过于担心,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好情绪,正视疾病,积极接受治疗,多数可以恢复良好。

2022-06-12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胃肠外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