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宇医生
执业证编号 1101******4518
李智宇主任医师肝胆外科
三甲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 博士
肝脏原发性良恶性肿瘤、肝转移瘤、胆道肿瘤(胆囊癌、胆管癌)及腹膜后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熟练掌握并运用血管外科技术,对于血管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胆管下段癌及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
李智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博士。199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获中山大学肝胆外科博士学位,2014-2015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癌症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擅长肝脏原发性良恶性肿瘤、肝转移瘤、胆道肿瘤(胆囊癌、胆管癌)及腹膜后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熟练掌握并运用血管外科技术,对于血管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胆管下段癌及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省部级课题,院所课题多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863”,“十一五”,“十二五”多项国家级重大专项课题,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6部。
关注
昨日浏览
总浏览
纠错

李智宇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李智宇的预约挂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第一执业
李智宇医生最新的出诊信息请参照医院官网
李智宇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预约;
2.
微信小程序: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预约;
3.
APP:可下载“医科院肿瘤医院”APP后进行预约;
4.
电话:可拨打电话010-67781331进行咨询;
5.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李智宇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李智宇同科室医生

肝胆外科相关科普

医生本人未创作科普,推荐医生同科室相关内容
胆囊炎吃完药感觉饿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5.31
胆囊炎患者吃完药之后感觉饥饿,可能与生活习惯改变、消化功能逐渐恢复、心理因素影响、营养吸收障碍、药物作用有关,需要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处理。如果胆囊炎患者吃完药之后出现饥饿感,建议及时就医。 1、生活习惯改变: 胆囊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等,这些改变可能导致患者感到饥饿。建议患者在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时,应逐步进行,避免突然改变带来的不适。同时,保持规律的三餐,避免暴饮暴食; 2、消化功能逐渐恢复: 胆囊炎患者在接受抗炎治疗后,消化功能可能逐渐恢复,胆汁分泌趋于正常,导致患者感到饥饿。此时可以适量进食,但需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汤、面条、面包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以防加重胆囊负担; 3、心理因素影响: 疾病和治疗过程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食欲和饥饿感。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家人朋友多沟通,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4、营养吸收障碍: 胆囊炎可能导致胆汁分泌异常,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患者在进食后短时间内感到饥饿。建议患者选择富含营养且易于吸收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同时增加餐次,保证营养摄入的充足; 5、药物作用: 治疗胆囊炎的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有时候还可能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从而产生饥饿感。建议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时间或剂量,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空腹服药。 通常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同时,患者也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尹玉春副主任医师
3976
tips介入手术可以坚持几年
2024.05.31
tips介入手术,即TIPS介入手术,持续时间通常与术后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紧密相关。在理想情况下,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TIPS介入手术的支架可以终生使用,无需更换,患者的5年生存率基本不受影响。 然而,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内部管道脱落、胆道感染或肝性脑病等,手术支架的使用年限会大大缩短,可能只有1-2年,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能也会大打折扣。 因为在手术操作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即患者没有出现如内部管道脱落、胆道感染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时,TIPS介入手术所植入的支架可以长期稳定地工作,甚至达到终生使用的程度,无需频繁更换。这种情况下,患者的5年生存率往往能够保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基本不受手术影响。 然而,手术并非总是完美无瑕。一旦出现上述的严重并发症,此时,手术支架的使用年限会显著缩短,可能仅能在1至2年内维持其功能。 这些并发症还可能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幅下降。因此,术后的严密监测和及时干预对于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耿亚军副主任医师
4810
总胆红素42是肝癌吗
2024.05.30
总胆红素42μmol/L可能提示是肝癌,但是不可以作为确诊手段。总胆红素水平为42μmol/L(2mg/dL),可能是溶血性贫血、胆道阻塞、血液循环障碍、药物和毒素、肝癌等导致,针对具体病因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需要患者前去医院排查病因。 1、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过早破坏,导致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血红蛋白在肝脏中转化为胆红素,因此溶血性贫血可导致总胆红素升高。溶血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也可造成总胆红素水平为42μmol/L(2mg/dL),建议医院排查病因。 2、胆道阻塞: 胆道阻塞会阻碍胆红素从肝脏排出到肠道,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胆石症、胆管炎、胆管癌、胰腺癌等都可以引起胆道阻塞,造成总胆红素水平为42μmol/L(2mg/dL)情况发生,因此不一定是肝癌,建议就医排查病因。 3、血液循环障碍: 心脏疾病或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清除。例如,心力衰竭、冠心病、肺栓塞等都可以导致总胆红素升高,呈现总胆红素水平为42μmol/L(2mg/dL)的结果,不一定是肝癌,建议患者就医排查。 4、药物和毒素: 某些药物和毒素也可能导致总胆红素水平为42μmol/L(2mg/dL)。例如,某些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化疗药物等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此外,酒精、工业化学物质、某些植物和蘑菇等毒素也可能引起肝损伤,不一定是肝癌。 5、肝癌: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关键器官,各种肝脏疾病都可能导致总胆红素升高。例如,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肝损伤、肝硬化、肝细胞癌等都会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因此总胆红素42μmol/L(2mg/dL)可能是肝癌,但是需要医生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 另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总胆红素升高为42μmol/L(2mg/dL),如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遗传代谢疾病(如戈谢病、庞贝病)、肿瘤等。确诊病因需要医生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试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肝脏活检)和其他相关检查。
陈志强副主任医师
4634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肝胆外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肝胆外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