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曾医生
执业证编号 1104******8581
熊曾副主任医师放射科
三甲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 博士
胸部疾病影像学诊断,尤其在肺癌、肺结节、新生儿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吸入性肺炎、小儿肺炎、肺部疑难病诊断、心血管疾病及骨肿瘤诊断方面有专长。
熊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具有丰富的胸部疾病影像学诊断经验,尤其在肺癌、肺结节、小儿肺部疾病、肺部疑难病诊断、心血管疾病及骨肿瘤诊断方面有专长。2006年开始从事LDCT肺癌筛查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肺癌诊断经验及较高的肺结节管理水平,3年接诊患者超过10万例,综合差错率小于千分之一,与病理结果对照,多次盲法测评准确性在95%左右。湖南省“低剂量CT(LDCT)早期肺癌筛查”项目标准执笔人及主要执行人,参与胸部CT肺结节数据标注与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8)相关工作,在包含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等肺结节六大维度指标测定中全国领先,担任标注组长和第2批仲裁专家,湖南省仅1人参加。
关注
昨日浏览
总浏览
纠错

熊曾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熊曾的预约挂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第一执业
熊曾医生最新的出诊信息请参照医院官网
熊曾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预约;
2.
微信小程序: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预约;
3.
APP:可下载“掌上湘雅”APP后进行预约;
4.
电话:可拨打0731-89753999进行预约;
5.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熊曾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熊曾同科室医生

熊曾的科普

熊曾医生共发布了406篇科普内容
血管造影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2021.12.26
血管造影主要是通过在人体血管上进行穿刺,沿穿刺针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在射线下使目标血管显影的一项技术。通常血管造影对人体的伤害较小,但是有可能会因为个人体质、操作工具等原因出现一些较大的伤害,比如过敏,或皮肤、血管损伤等。 1、过敏: 部分人群对造影剂过敏,可出现一些发热、皮疹、皮肤瘙痒、寒战、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以导致过敏性休克; 2、皮肤、血管损伤: 在造影过程中要使用穿刺针穿刺血管,会对皮肤和血管壁造成损伤,但仅局限于针眼大小损伤,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多数可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无法保证不会撕裂目标血管,也可能会发生术后感染以及穿刺过程中形成动静脉瘘等。如果血管穿刺点压迫不当,还容易导致术后皮下血肿、血栓等情况的发生; 3、射线辐射: 射线辐射会给身体带来损伤,因为血管造影必须在射线暴露下完成,难免对机体造成射线损伤。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检查往往在数分钟之内完成,故射线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的影响; 4、肝肾损伤: 造影剂主要为碘制剂,主要是通过人体肝脏以及肾脏进行降解、排泄,故会对肝肾功能带来影响,尤其是本身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但是随着技术的完善,目前的造影剂通常不会对肝肾功能带来较大损伤,术后可以通过尿液代谢出体外。
熊曾副主任医师
3787
245
PET-CT主要查什么
2021.12.22
PET-CT是将PET检查与CT检查相融合的一种临床影像学检查技术。临床上主要将PET-CT技术应用于检查肿瘤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与健康体检中,尤其对于肿瘤疾病的检查有较为重要的作用。PET-CT检查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以下几种情况都可能应用PET-CT检查: 一、疾病诊断: 1、肿瘤疾病: PET-CT检查可用于对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对肿瘤分期进行判断、对肿瘤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监控、对使用放化疗治疗肿瘤效果的评估以及寻找肿瘤的原发病灶等; 2、心脏疾病: PET-CT也可以用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对于心脑血管病灶位置及病变程度、心肌活性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评定作用; 3、神经系统疾病: PET-CT对于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代谢、血流灌注等都可以提供相关信息,所以对诊断与辅助治疗癫痫、帕金森病、痴呆、精神疾病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对于判断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灶有较好的效果。 二、健康体检: 因为PET-CT灵敏度较高、分辨率较好,所以可以用于在体检时对于早期肿瘤的筛查,尤其对于肿瘤疾病的高发人群,建议可以考虑使用PET-CT排查是否有早期肿瘤,并确定疾病的病位与发展情况,尽早治疗。
熊曾副主任医师
5886
275
CT增强检查是什么
2021.12.22
CT增强检查一般是指血管内注射对比剂后,再使用CT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目的通常是为了提高病变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密度差,使普通CT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组织更为清晰地显示出来,以起到对疾病更好地定性、定位作用。 临床上对CT增强检查的应用较为广泛,如诊断恶性肿瘤的分期与定位、鉴别血管性与非血管性疾病、检查颅脑外伤,以及鉴别肺门、盆腔、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疾病与血管疾病等,对部分疾病的诊断与辅助治疗起到重要作用。CT增强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价值很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增强CT进行检查。进行CT增强检查需要注射对比剂提高病变组织密度,甲亢、肾功能不全、严重的心肺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判断是否可以使用CT增强检查对疾病进行诊治,以免对比剂成分对患者病情产生影响,可以待病情平稳或停药后进行CT增强检查。 有部分患者体质较敏感,可能会出现对比剂过敏等其他不良反应。在进行CT增强检查时,需要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终止,并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检查完毕后进行留观,并大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但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CT增强检查是一种较为安全、对身体创伤较小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熊曾副主任医师
6738
424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放射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放射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